广西应急管理协会概况

 

广西应急管理协会由1994年9月5日成立的广西安全生产管理协会于2020年7月9日更名而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500005071601507。

一、管理机构及社会性质

(一)党建领导机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

(二)行业管理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三)登记管理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四)社会性质:是面向全区安全生产领域,由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并依法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成立的全区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行业自律性组织,是推动和发展我区安全生产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二、业务范围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理论和政策研究、学术交流、安全生产培训(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培训、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安全生产评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安全生产仪表计量检定、安全生产科技产品研究与开发、矿山探水、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等。

三、会员单位及个人会员

共有424家会员单位,1310个个人会员。分别来自全区应急管理部门和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电力、机械、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科研机构、安全评价机构、大中专院校等行业和领域。

四、主要服务活动

承担全国和全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申报、初审和推荐;全国和全区“安全科学技术奖”评审和推荐;全区“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主导和帮助会员单位开展团体标准修订工作;举办“广西安全促进项目大赛”;主办“南锰杯”安全摄影大赛;组织召开全区应急管理行业社会组织联席会议;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能水平”评估活动;义务为应急管理部门及企业等战略合作单位提供公益培训和安全管理技术支撑服务;对全区化工和矿山企业进行工伤预防公益培训活动;组织会员单位进行省际学习考察交流活动。

五、办会宗旨及主要业绩

多年来,协会在业务主管部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的悉心指导下,在登记管理机关--自治区民政厅的监督下,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社团工作宗旨,利用协会超脱于政府之外,又非企业之内的地位,紧密围绕全区每个时期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及广大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认可。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也将部分技术服务性的工作由协会具体实施。曾多次得到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肯定和表扬。曾被自治区民政厅授予“全区先进社会组织”;被自治区安监局授予2013-2014年度、2017-2018年度、2020-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2012年-2023年连续三次被自治区民政厅评为“5A级社团组织”;被2023年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合作论坛、2023年中国(广西)—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六、技术力量

协会本部现有专职管理人员8人。所属单位共有员工176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42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68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2人,中级以上的科技人员占82%。其中自治区政府专家库专家1人,广西应急委专家库专家22人。

广西应急管理协会专家库共有涵盖安全生产各行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5人。其中:化工组23人、非煤矿山组29人、综合组38人、煤矿组22人、烟花爆竹组17人、机械设备组23人、冶金工贸组45人、职业健康组27人、应急救援组19人、建筑消防45人。

七、下属单位

(一)广西安协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广西安协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06月12日。是广西安全生产管理协会下属全资企业,是在工商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单位,注册资金:150万元。现有正式员工13人(其中有3人为自治区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兼职教师有16名(多数为自治区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均为我区安全生产主要专业人才。中心早于2006年就取得了国家安全培训机构三级资质。

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安全信息和技术咨询,注册安全工程师咨询服务,安全技术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人员)、职业卫生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应急管理技术服务、应急管理咨询、应急预案编修、演练、培训等;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安全风险评估;规划编写;安全社区建设服务;各类安全评价报告评审;安全标准化咨询服务、推介先进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代购安全设备;经营办公耗材、培训资料、纸制品、安全生产用品、IC卡等。

利用中心专家资源和“桂安云教”线上安全培训平台,积极为政府安全生产服务,送培到一线、送服务到企业,每年为全区各市培训8000人次以上,每年均为自治区应急厅提供专家服务10次以上,为广投、北投、铁投、西江投资、中石油广西公司等我区一流企业提供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安全生产规划、规章制度编制等服务,得到了自治区应急厅和服务企业的欢迎和肯定。仅2019年至今,就为自治区应急厅、文化和旅游厅、贵港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和部分县(市、区)提供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修和演练服务,为玉林市、防城港市、河池市及部分县(市、区)提供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编写服务,得到了政府领导的肯定。

(二)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安科院”)是广西区应急管理领域综合性的科技研发机构,在安全技术服务业务的基础上,致力于应急管理技术的科研与创新,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1.单位概况

广西安科院专注于应急管理领域多年,与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多个高等院校、各行业专家库专家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等研究单位建立技术联动机制,从而形成服务专业、技术过硬的团队。目前,广西安科院在职安全技术专家108名,基本为本科以上的学历。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52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8人,注册安全工程师25人。

2011年,经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验收审批,广西安科院建成非矿山安全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NAS实验室资质等。经多年发展,广西安科院已成为广西应急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广西智慧应急联合创新中心成员、广西高危企业安全技能提升技术支持单位、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广西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南宁市就业见习基地等。

2.科技创新成果

(1)易安联安全生产创新管理模式

针对广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问题,自2017年起,广西安科院前往江苏、湖南、北京、深圳等地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推出了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共享共治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易安联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系统、预测预警智能化系统、应急资源共享化系统等)与安全工程师线下服务相融合,“互联网在线监管+安全工程师现场服务”的创新管理。实现了政府监督,社会服务,企业落实的互动共赢的良好效果。

“易安联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整合社会安全技术力量,通过安全工程师每月定期到企业进行安全指导服务,收集有效安全数据信息,同时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智能化汇总、分析预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有效解决目前广西安全生产三大痛点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匮乏、专业技术能力欠缺、安全生产管理成本较高问题;二是监管部门高效履职难问题;三是企业安全生产数据不真实、不全面等问题。

(2)专家库创新管理模式

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应急管委办)专家秘书处的指导下,受广西应急管理协会委托,广西安科院负责应急管理专家库的组建及专家使用、交流、培训、科研等日常管理工作。

 



返回顶部